审美能力,父母要循序渐进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话让我意识到了这双眼睛的不平凡,也让我充分的理解到了这句话深层次的含义。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会让我多读书,每次放暑假的时候都会有数十本书摆在我的眼前。按照父亲的话来说:“看书是为了发现美。”起初我并不懂父亲的意思,但后来我渐渐明白了,原来知识充足之后所看待每一件事物的时候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曾经当我走进荒无人烟小村庄时,我会觉得这里很阴暗、枯燥,可现在当我再次走进小村庄后,我却发现了这里仿佛是一片人间圣地,宁静安逸的环境不禁让我想要永远停留在这里。我忽然有了一种感恩父亲的想法,如果不是他的教诲,我又怎能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呢?
1)如何给孩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想要让孩子拥有发现美的能力,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审美。
“美商”并不是指一个人到底有多么漂亮,而是一个人对于自身形象的关注程度,对美学和美感的彻悟和理解。甚至可以延伸为一个人在社交中对言行举止等涉及到外在形象的因素的控制能力。
▶书籍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所有人的营养品,没有书籍就意味着生活失去了阳光。”
书籍是可以熏陶一个孩子的,尤其在幼年期的时候,书籍是最能够改变一个孩子的审美的。你不得不承认读过书的孩子和没读过书的有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那些读过哲学书籍的孩子,能够在困难中找到希望,也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他们更善于在缺陷中发现美,而不是在美中发现缺陷。就像如今的我一样,更会在乎世间的美好,而不是琐碎的生活。
▶音乐
音乐审美心理是由知、情、意的结合组成的。
知:认知,观念,在听一首音乐的过程中,我们会对这首音乐加深记忆和理解,因此而去思考这段音乐是悲情的还是欢快的。
情:情绪,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对情绪有一个主观的判断,悲伤的音乐会使我们难过,愉悦的音乐会让我们快乐。
意:意志,当听到这段音乐的时候,我们会展现出不同的行为,譬如悲伤的音乐会让我们叹气,痛苦的旋律会让人抓头。
以知、情、意为基础不断熏陶孩子对于美的审视,这是音乐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但昭义也曾表示:音乐是通向人们思维的窗口,孩子受到音乐教育会使得今后更容易找打开思维窗口的钥匙。
▶绘画
在纸张上表达出对于美的看法,是最基础也是最容易去展现孩子审美特点的方式。通过心灵的传输、记忆的加深,将自己的想法附着在画纸上,总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美”究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是在对自己认知的“美”的不断改变,譬如他们画出了一到靓丽的风景,那对其而言,这就是他们所认为的美。
▶心灵洗礼
经历了一些事情,感觉到了美好,这是心灵洗礼的主要步骤。在受到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的净化心灵,从中感悟。譬如我们给孩子讲了一个故事,故事中隐含的道理使得孩子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认知。
2)审美熏陶对孩子的重要性
之所以要提升孩子的审美,让他们发现这个世界的美,是因为审美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历代名家碑帖中都有反应过审美对于一个人的四大作用。
★加深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的提升在于对美的认知,只有孩子理解了美,彻悟了美,才能更加深入了解美的内涵。生活的美在于不断发现,缺少发现的经验则找不到美。
★提高鉴赏能力:
美看似虚无,却内藏真谛。没有鉴赏能力的人是无法了解到一件事物中隐含的美,更不能够从中获得人生的态度。
★形成个人风格且不脱离古法:
个人风格与审美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孩子如果不懂得美,是无法将美显现在个人身上的。拥有审美的孩子既可以展现个人风格,也不会成为他人严重的“非主流”,“非主流”即是对审美的误差,也可以称之为出洋相。
★增加学习趣味性:
有了审美的孩子会更加热爱学习,因为他们可以从学习中不断地发现自己需要的美。越是学习就越能够增加审美,越是增加审美就越需要学习。
想要提升孩子的审美,就需要抓住他们的审美敏感期。美学家蒋勋说:“竞争能力往往取决于审美水平。”所以在审美敏感期间,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深层次教育。
3)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孩子往往被分为三个阶段
▲3-6岁幼儿期:
在幼儿期时我们应当注重语言和兴趣的培养,这个阶段的孩子注意力并不持久,也只能通过短暂的方式去提高他们的审美。好看的图案,漂亮的绘本都是这个阶段培养孩子审美的重要工具。
▲7-11岁学龄初期:
学龄初期的孩子有了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通过散文和故事培养其审美能力。故事要以道理为主,让孩子发现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而这些哲理便可以称之为“美”孩子通过彻悟哲理,今后在做事的过程中会以礼待人,这便是美的传承。
▲12-15岁学龄中期:
学龄中期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几乎成型,对听、看、写都具备了成熟的一面。散文、诗歌、小说、音乐都会让孩子产生浓厚的兴趣。
孩子的审美需要培养,父母可以不断通过时间的积累,来让他们意识到审美的重要性。在不同年龄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其对于美的追求,以便于让孩子更加完美。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审美发展与道德发展的联系巨大,对于美的欣赏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加高尚。”
今日话题互动:你会培养孩子的审美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